養殖防滲膜是藕池、魚塘等養殖設施的“防水屏障”,施工質量直接決定防滲效果與養殖效益。若檢測疏漏,易出現滲漏導致水質流失、污染周邊土壤,還可能引發病害傳播,增加養殖成本。其實,施工質量檢測需聚焦膜材本身、鋪設工藝及焊縫密封等核心環節,以下是實用檢測技巧,助力精準把控質量。
一、基礎檢測:從膜材與基面查起
基礎檢測是質量把控的第一步,重點核查膜材鋪設前的狀態與基面適配性,消除前期隱患。
1. 膜材外觀與性能復核
施工中需隨機抽查已進場的防滲膜,觀察表面是否有劃傷、針孔、破損等顯性缺陷,查看色澤是否均勻,邊緣裁剪是否整齊。同時對照采購合同與檢測報告,復核膜材厚度、材質等參數,可通過簡易拉伸測試判斷柔韌性——優質膜材拉伸后能自然回彈,無明顯裂紋,避免使用回收料加工的脆化膜材。
2. 基面適配性檢查
防滲膜鋪設效果依賴平整堅實的基面,檢測時需確認基面無碎石、草根、尖銳雜物等,凸起部位已破碎整平,凹陷處用干燥細土分層夯實。若基面潮濕或有積水,需檢查是否已鋪設緩沖層隔絕潮氣,防止后期膜材因基面沉降或雜物擠壓出現破損。
二、核心檢測:聚焦鋪設與焊接質量
鋪設工藝與焊縫密封是防滲膜施工的關鍵,也是檢測重點,直接影響整體防滲性能。
1. 鋪設規范度檢測
巡查膜材鋪設狀態,查看是否存在過度拉伸或松弛褶皺——過度拉伸易導致膜材受力不均,后期易開裂;松弛褶皺則會影響焊接貼合度。檢查邊坡、轉角等部位,確認膜材已按圓弧過渡裁剪,無直角硬折,鋪設方向順應地形,減少應力集中。同時核查膜材臨時固定情況,確保沙袋或錨固釘牢固,無移位風險。
2. 焊縫質量精準檢測
焊縫是滲漏高發區,需采用“直觀檢查+專業檢測”雙重手段。直觀上查看焊縫是否平整連續,有無虛焊、漏焊、碳化、起翹等問題,搭接邊是否對齊緊密,無錯邊現象。
專業檢測優先采用充氣法,針對熱熔焊縫兩端封堵后充氣,觀察壓力表數值變化,壓力穩定則密封合格,壓力下降需標記漏點補焊。大面積施工時,配合電火花檢測儀掃描焊縫,通過高壓放電排查針孔等隱性缺陷,確保每段焊縫都符合標準。
3. 特殊部位重點核查
養殖設施的管道接口、錨固邊緣等特殊部位,需強化檢測。管道周邊檢查膜材與管道是否緊密貼合,密封膠是否均勻涂抹,不銹鋼卡箍是否固定牢固;錨固溝內核查膜材是否拉直壓實,回填土是否分層夯實,無邊緣裸露情況,防止雨水沖刷導致密封失效。
三、完工檢測:整體性能與隱患排查
施工完成后需進行整體檢測,驗證防滲膜的實際使用性能,排查潛在隱患。
1. 注水密封性檢測
這是驗證整體防滲效果的核心手段。向養殖設施內緩慢注水,控制水位上升速度,避免水流沖擊膜材。達到設計水位后靜置,定期觀察水位變化,同時檢查周邊土壤是否有濕潤、積水痕跡。若水位明顯下降或出現滲水,需結合焊縫檢測定位漏點,徹底修復后重新測試。
2. 力學性能抽樣檢測
從施工剩余膜材或邊角料中抽取樣品,送檢進行拉伸強度、撕裂強度及抗穿刺性能測試。若測試結果未達采購標準,需擴大檢測范圍,評估已鋪設膜材的質量,必要時采取加固或更換措施,避免因材料性能不足導致后期破損。
3. 成品保護情況檢查
檢測時需確認防滲膜表面是否已按要求鋪設土工布等緩沖層,防護層是否覆蓋嚴密,無膜材裸露。檢查周邊防護圍欄、警示標識是否設置到位,防止人為踩踏、機械碾壓等外力損傷,確保施工質量不受后續因素影響。
四、檢測注意事項:確保結果精準可靠
檢測過程中的規范操作,是保障結果準確的關鍵,需重點關注以下要點。
1. 把控檢測時機
焊縫檢測需在焊接完成且自然冷卻后進行,避免高溫狀態下檢測導致誤判;注水檢測需在所有施工工序完成后開展,確保檢測對象為完整的防滲系統。避開雨天、大風等惡劣天氣,防止環境因素干擾檢測結果。
2. 規范工具使用
使用充氣壓力表、測厚儀等專業工具前,需進行校準,確保測量數據準確。充氣檢測時,選用與焊縫寬度匹配的封堵頭,避免因封堵不嚴出現漏氣,影響壓力判斷;電火花檢測儀需按操作規程調整電壓,防止電壓過高損傷膜材。
3. 做好隱患閉環處理
檢測發現的問題需立即標記,明確整改責任與時限。膜材破損采用同材質補丁熱熔焊接修復,焊縫滲漏需徹底清理后重新焊接,整改完成后必須二次檢測,直至合格。所有檢測數據、整改記錄需詳細歸檔,為后續養護提供依據。
結語:精準檢測,筑牢養殖防滲防線
養殖防滲膜施工質量檢測,核心在于“全面細致、重點突出、閉環整改”。從基礎的膜材與基面檢查,到核心的焊縫與鋪設檢測,再到完工后的整體性能驗證,每個環節都不能松懈。只有運用科學的檢測技巧,把好質量關,才能讓防滲膜穩定發揮作用,為養殖生產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質保障。


魚蝦養殖土工膜
白色土工布
蓄水池光面土工膜
氧化塘光面土工膜
垃圾填埋場光面土工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