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填埋場的防滲效果直接關系到土壤和地下水安全,一旦鋪設出現(xiàn)紕漏,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污染。想要讓防滲膜真正成為 “環(huán)保屏障”,這 7 個鋪設方案技巧必須嚴格執(zhí)行,每個細節(jié)都關乎工程成敗!
一、前期勘察:精準數(shù)據(jù)奠定鋪設基礎
場地詳查:施工前用地質雷達掃描填埋場底部及邊坡,明確是否存在暗溝、溶洞等隱患,對深度超過 50cm 的空洞需用級配砂石回填壓實,壓實度≥93%。
坡度測量:邊坡坡度需控制在 1:2.5-1:3 之間,用坡度儀逐段檢測,局部陡坡需修整至設計坡度,避免膜材因坡度超標導致受力不均。
承載力測試:采用平板載荷試驗,確保地基承載力≥150kPa,軟土地基需鋪設 30cm 厚碎石墊層增強穩(wěn)定性,防止后期沉降拉裂膜材。
二、材料選型:匹配填埋場特殊需求
優(yōu)先選復合防滲膜:推薦使用 “HDPE 膜 + 土工布” 復合結構,膜材厚度≥1.5mm(比普通工程厚 50%),拉伸強度≥27MPa,滲透系數(shù)≤1.0×10?¹?cm/s,能耐受垃圾滲濾液的長期腐蝕。
接縫材料適配:焊接用焊條需與膜材同材質,擠壓焊接時選用直徑 3-5mm 的圓形焊條,確保與膜材熔合緊密;熱風焊接需使用專用熱熔膠,避免化學兼容性問題。
三、鋪設流程:“分層遞進 + 嚴循順序”
底層防滲層鋪設:從填埋場底部中心向兩側推進,膜材幅寬優(yōu)先選 6-8m 以減少接縫,相鄰膜材搭接寬度 10-15cm,鋪設時用沙袋臨時固定(每 5m 設 1 個,重量≥5kg),防止風吹移位。
邊坡鋪設 “由下而上”:邊坡膜材從坡底向坡頂鋪設,每上升 2m 設置一道臨時錨固繩(采用 Φ8mm 鋼絲繩),膜材與坡面貼合度誤差≤5cm,避免褶皺堆積。
頂層防滲層強化:在底層膜材上鋪設土工復合排水網(wǎng)(導水率≥3×10?³m/s),再覆蓋第二層防滲膜,兩層膜材接縫需錯開≥50cm,形成 “雙保險”。
四、焊接工藝:針對不同部位精準調(diào)參
平面焊接:采用雙軌熱熔焊接機,溫度控制在 300-350℃,行走速度 1-1.5m/min,焊縫形成兩條平行熔合線,中間留 5mm 寬氣道用于檢測。
邊坡與拐角焊接:拐角處曲率半徑≤50cm 時,改用擠壓焊接機,焊條擠出速度與行走速度匹配(約 0.8m/min),焊縫寬度≥10cm,確保邊角無虛焊。
焊接環(huán)境控制:風力≥5 級時需搭建防風棚,濕度>85% 或雨天停止焊接,膜面有露水時需用熱風槍吹干再施工,避免水汽影響熔合質量。
五、特殊部位處理:杜絕 “滲漏風險點”
滲濾液收集管周邊:管道與膜材接觸部位裁剪成 “喇叭口” 狀,先用橡膠密封圈密封,再圍繞管道做 3 圈環(huán)形焊接,焊縫寬度從內(nèi)到外依次為 10cm、15cm、20cm,形成梯度防滲。
填埋場邊界錨固:錨固溝深度≥80cm、寬≥60cm,膜材翻入溝內(nèi)長度≥50cm,采用 “U 型釘 + 混凝土壓頂” 雙重固定,U 型釘間距≤30cm,混凝土強度等級≥C25。
新舊膜材銜接:擴建區(qū)域與原有防滲層銜接時,需將舊膜材邊緣切除 50cm,新膜材與之搭接 20cm,先做 10cm 寬試驗焊,合格后再全長焊接,接縫處覆蓋 30cm 寬補強膜。
六、質量檢測:“三級驗收” 不留隱患
焊縫外觀檢測:逐段檢查焊縫是否平整、無焦糊,兩側熔漿擠出均勻(寬度 2-3mm),發(fā)現(xiàn)氣泡、斷焊立即標記補焊。
氣壓檢測:對雙軌焊縫的氣道充氣至 0.2MPa,保壓 30 秒壓力下降≤5% 為合格,不合格處用擠壓焊修補后重新檢測。
破壞性抽檢:每 10000㎡隨機抽取 3 處焊縫做剝離試驗,拉力≥2.5kN/m 時焊縫不分離,若斷裂發(fā)生在母材而非焊縫處,判定為合格。
七、后期保護:延長防滲系統(tǒng)壽命
即時覆蓋:焊接驗收合格后 24 小時內(nèi)鋪設 30cm 厚壓實黏土保護層,再覆蓋 50cm 厚卵石層(粒徑 2-5cm),防止垃圾裝卸時戳破膜材。
定期監(jiān)測:在防滲層下埋設滲漏檢測傳感器,每周監(jiān)測一次,發(fā)現(xiàn)異常立即定位漏點;每月人工巡查邊坡膜材是否有鼓包、撕裂,及時處理微小破損。
垃圾填埋場防滲膜鋪設是系統(tǒng)性工程,從材料選型到后期保護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需精準把控。嚴格遵循以上 7 個技巧,能最大限度降低滲漏風險,真正實現(xiàn) “零污染” 目標。如果在施工中遇到復雜場景,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探討解決方案!
